根據中汽數據有限公司的終端零售數據(以下簡稱“銷量”),今年1~8月,我國汽車累計銷售1429 萬輛,其中8 月銷量為215 萬輛,同比增長20.5%,已恢復至2018 年同期水平,顯示出中國汽車市場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。值得一提的是,8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實現銷量56.2萬輛,同比增長16.5%,雖然在整體市場份額上仍低于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,但經過多年產品技術、品牌建設等方面的積淀與提升,中國自主品牌已不復初始之艱,在品牌向上突破方面取得顯著成績。
一、品牌向上取得突破性成果
改革開放40 多年來,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穩步提升,購車需求快速釋放,中國亦逐步成長為世界汽車制造大國,連續11 年蟬聯全球汽車銷量第一。與此同時,自主品牌在乘用車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。
中國乘用車自主品牌發展初期依靠低端價格進入市場,后得益于SUV市場的興起逐漸站穩腳跟,但隨著合資品牌價格策略的不斷下探以及消費升級的推動,再次面臨嚴峻考驗。在此態勢下,自主品牌近年來持續向上發力,打造高端化品牌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、借勢智能化和網聯化,深入提升產品研發能力,積極開展全球化布局,逐步提升品牌影響力。
圖1.中國乘用車整體品牌忠誠度
1.積極布局高端市場,以品牌向上破局
近些年,自主品牌持續推進品牌向上,布局高端市場,首先體現為價格不斷向上突破。2020 年1~8 月,自主品牌銷量結構中10 萬元以上車型占比46.0%,較2018 年同期增長了6.8 個百分點,較2019 年同期增長1 個百分點,呈現持續走高趨勢,表明消費者對于自主品牌中高端產品的接受度提升,“自主品牌即低端品牌”的形象明顯改善。
主流車企紛紛通過打造高端化品牌提升整體品牌影響力,領克、魏派、紅旗等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,逐步形成高端化自主品牌陣營。截至2020年8月,領克、魏派累計銷量均已突破30 萬輛,品牌上市第二年銷量均超過10 萬輛,市場認可度可見一斑。在實現銷量提升的同時,也成功帶動了母品牌吉利、長城品牌力的提升。紅旗這兩年更是呈現高速增長,今年8月銷售1.8萬輛,同比增長112.7%。
高端化產品的成功打造也帶動了自主品牌忠誠度的提升。據中汽數據有限公司換購流轉數據顯示,2020 年1~8月,自主品牌忠誠度已由2019 年的6.9%提升至8.8%,增幅明顯。雖然品牌忠誠度仍低于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,但隨著品牌塑造及管理體系的完善,自主品牌的用戶滿意度在顯著提升,品牌形象得到極大改善。
2.自主品牌在存量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
圖2.中國乘用車換購后各品牌類別市場份額
存量用戶日益成為中國新車市場增長的驅動力,自主品牌實力和影響力的不斷增強,有效提升其在存量市場的競爭力,這也體現在自主品牌的換購市場份額逐步提升。2020 年1~8 月,換購后選擇自主品牌的用戶比例較2019 年增長2.4 個百分點,提升至21.8%。
同時,自主品牌對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車主的換購需求滿足能力持續走高。從整體市場來看,2020 年1~8 月,自主品牌換購來源中,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合計占比42.8%,與2019 年相比提升7.5%。雖然自主品牌的換購來源仍有一半以上是來自同品牌類別,但對合資品牌用戶來說已經具有一定吸引力,特別是像紅旗、領克、魏派這些高端化自主品牌,換購來源中有50%以上來自合資品牌,并且呈現上升趨勢。未來,自主品牌通過加強品牌建設、提升產品品質,將進一步提升滿足換購用戶需求的能力,增強在換購市場的競爭力。
3.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優化升級,重點領域引領行業發展
圖3.中國乘用車自主品牌換購來源
數據來源:中汽數據有限公司換購流轉數據
品牌和產品高端化雙向并行的發展路徑,助力自主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。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化技術的應用,電動化和高端化在自主品牌中逐漸實現融合。新能源汽車高端化方面,上汽乘用車、比亞迪、蔚來、小鵬、理想等自主品牌表現向好,推進品牌向上的新一輪歷程。同時,獨特競爭優勢凸顯,造車新勢力表現優異。作為領頭羊的蔚來汽車,2020 年1~8 月累計銷量為2.2 萬輛,同比增長106.2%,旗下ES6貢獻主要增量;理想汽車自正式交付以來一直處于插電混動市場前列,理想ONE 成為絕對主力,1~8 月累計銷量為1.5 萬輛。目前,蔚來ES8、比亞迪漢、小鵬P7 等高端車型已逐步成為自主品牌純電動車新標桿。
此外,自主品牌企業加快新能源產業鏈部署,重點領域引領行業。在新能源汽車電池、電機、電控“三電”核心科技方面,自主企業都有突破,寧德時代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廠商,推動產業鏈的發展;比亞迪是全球惟一一家掌握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企業;比亞迪、斯達半導體等企業在IGBT 領域已具備與歐洲、日本公司競爭的實力。
4.以智能網聯發展契機,加速自主品牌發展步伐
產品力是自主品牌不斷向上的基石,自主品牌近年來逐步增加產品研發與技術投入,完善產品研發體系,持續在設計、研發、制造等方面發力,通過內在質量提升及外在品牌塑造增強品牌綜合實力。新技術的變革也為自主品牌發展帶來新機遇,電動化、智能化、網聯化已成為當今汽車領域的熱點,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,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處在相對領先的地位。長安、吉利、一汽、北汽等企業正加速智能化、網聯化布局,與百度、阿里等互聯網巨頭開展戰略合作,開展自動駕駛車輛研究,推動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與跨國企業實現差異化競爭。
5.全球化戰略布局,國際市場嶄露頭角
在國內市場取得一定突破的背景下,長城、吉利、奇瑞、上汽乘用車等自主品牌企業加速全球化戰略布局,已從建設生產基地、與經銷商展開合作、海外兼并收購等多路徑開拓出口市場,實現“走出去”,代表了中國汽車品牌全球化的第一階段。長城汽車作為中國汽車全球新征程的先鋒,目前已出口到包括“一帶一路”在內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,有海外網點500 余家,形成“七國十地”的研發格局,全球研發布局不斷完善;上汽集團、北汽集團也積極布局東南亞等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和地區,取得了較好的成績。隨著自主品牌綜合實力的增強,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也不斷提高,目前自主品牌全球化已邁入第二階段。吉利從早年的收購沃爾沃,到后來收購Lotus(路特斯)、Smart 的股權,顯示出中國車企在跨國收購中越來越成熟;以豐田出資50%與比亞迪成立新公司為代表的國際化合作趨于常態化,反映出自主品牌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入新的征程。
6.商用車領域占絕對優勢,借助智能網聯和新能源再上新臺階
經過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和品牌積淀,中國商用車市場已實現以自主品牌為主導,2020 年1~8 月,自主品牌銷量占比為92.5%,較2019 年提升1.3 個百分點。近年來,為了緊隨汽車“新四化”發展趨勢以及應對外資品牌的不斷擴張,中國商用車品牌不斷向上突破,以解放J7 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高端重卡產品,不僅外觀、內飾、技術指標達到歐洲高端重卡標準,更是實現L4 級智能駕駛系統的場景應用,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落地。從制造設備升級到工藝水平提高,從加速新能源布局到智能化應用落地,中國商用車品牌始終堅持自主創新,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和品牌價值,取得了優異的成績。
二、未來發展還需從三方面發力
目前吉利、長城、紅旗等頭部自主品牌通過產品力提升、品牌塑造、新技術應用等多方面努力,已在高端化建設層面取得顯著成果。但隨著市場競爭態勢的日趨激烈及科研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,未來自主品牌還需要重點從三方面提升產品與品牌影響力,增強品牌競爭力。
第一,強化品牌調性塑造,實現差異化競爭。品牌調性的塑造,要求企業不僅在產品設計與質量方面進行投入,還要借助營銷傳播實現品牌形象的塑造,在滿足消費者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礎上,更要充分重視對其情感需求的滿足,搭建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紐帶。
第二,順應技術變革潮流,增強技術創新,把握未來產品型態。緊抓“新四化”、軟件化、數字化等行業變革核心趨勢,大力增加研發資源投入,重點實現5G、人工智能、無人駕駛、新能源汽車等技術突破,搶占新能源汽車、智能網聯汽車、無人駕駛汽車等技術發展制高點,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自主產品。
第三,繼續深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,提升自主品牌國際影響力。明確自身產品及品牌定位,塑造優質品牌形象,完善國際化渠道建設,重視技術投入與升級,強化國際化合作,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的國際影響力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電話:025-85569579
郵編:210000
地址: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孔山路6號

